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体系结构,包括其信息模型、功能模型和接口模型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和实施。
Title: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 Architec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TH7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6642-1996是中国国家标准,定义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体系结构。这一标准旨在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企业内部生产、管理及供应链等环节的高度集成,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该标准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框架,还为推动制造业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GBT 16642-1996的核心在于将企业内的各种资源(如设备、人员、信息等)通过计算机网络和技术手段进行整合与优化。其体系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组成部分:
CIMS的应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例如,在汽车制造行业,CIMS通过集成设计、生产和物流管理,显著缩短了产品上市时间。据统计,某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商通过实施CIMS,其生产效率提升了30%,库存成本降低了20%。此外,在电子制造领域,CIMS帮助企业实现了从订单到交付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有效减少了人为错误。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CIMS的体系结构也在不断演进。未来的CIMS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灵活性,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例如,某国内大型家电企业在引入基于GBT 16642-1996标准的CIMS后,成功实现了生产线的柔性化改造,使其能够快速切换生产不同型号的产品,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
总之,GBT 16642-1996作为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要指导文件,不仅推动了企业内部的资源整合,也为全球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提供了参考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