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氯化稀土和碳酸轻稀土中氧化镁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氯化稀土和碳酸轻稀土产品中氧化镁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01%~1.0%。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chlorinated rare earth and light rare earth carbonate—Part 7: Determination of magnesium oxide content—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Y4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6484.7-2009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关于稀土材料检测的标准,其核心在于氯化稀土和碳酸轻稀土中氧化镁含量的测定方法。这项标准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通过精确测量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定量分析样品中的氧化镁含量。这一方法不仅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还能够满足工业生产对稀土材料质量控制的需求。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特性而设计的分析技术。在测定氧化镁时,样品经过处理后被引入高温燃烧器中,其中的镁元素被原子化并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操作简便、快速响应以及较低的成本投入。此外,由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因此特别适用于需要频繁监测的工业环境。
氧化镁作为稀土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许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陶瓷行业中,它能显著提高产品的硬度和耐热性能;而在电子器件制造中,则有助于改善导电性和绝缘性。因此,准确测定稀土材料中氧化镁的含量对于确保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某大型稀土生产企业曾因未能有效控制氧化镁含量而导致产品不合格率上升。通过引入GBT 16484.7-2009标准并实施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后,该公司成功将氧化镁含量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不仅降低了次品率,还提高了客户满意度。数据显示,在执行新标准后的三个月内,该企业的合格率从原来的85%提升至98%,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GBT 16484.7-2009标准为氯化稀土和碳酸轻稀土中氧化镁含量的测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采用先进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不仅可以实现高效精准的分析,还能帮助企业优化生产工艺,增强市场竞争力。未来,随着更多企业采纳这一标准,相信我国稀土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