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氯化稀土和碳酸稀土中氧化稀土总量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氯化稀土和碳酸稀土产品中氧化稀土总量的测定。
Title: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hlorided rare earth and carbonated rare earth—Determination of total rare earth oxides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6484.19-1996 是中国国家标准,专门用于指导氯化稀土和碳酸稀土中氧化稀土总量的测定。这一标准为稀土行业的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确保了稀土产品的纯度和一致性。标准中详细规定了实验步骤、试剂选择以及测量精度要求,是行业内广泛采用的权威性文件。
氧化稀土总量是衡量稀土产品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稀土元素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电子、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因此,准确测定氧化稀土总量不仅关系到产品性能,还直接影响下游产业的技术开发与应用效果。例如,在永磁材料领域,氧化钕和氧化镨的含量直接影响磁体的磁性能;而在催化剂行业中,氧化铈的纯度则直接决定了催化效率。
根据 GBT 16484.19-1996 的规定,氧化稀土总量的测定主要通过重量法实现。以下是具体步骤:
以某稀土企业为例,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 GBT 16484.19-1996 标准对产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其生产的氧化钕纯度达到 99.9%,氧化镨纯度达到 99.8%。这些数据表明,该企业的生产工艺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满足高端市场的严格要求。
随着稀土行业的发展,对氧化稀土总量测定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未来,可以进一步优化测定方法,提高自动化程度,减少人为误差,从而提升整体检测效率。此外,加强与其他国际标准的对接,推动中国稀土产品走向世界舞台,也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