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检验检测机构在化学分析过程中滴定操作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从事化学分析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滴定分析的操作规范和质量保证。
Title:Chemical Analysis Titration Operation Procedures for Testing and Inspection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G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AHEMA 13-2022检验检测机构化学分析滴定操作规程》中新旧版本中关于“滴定终点判断”的差异为切入点,进行深入解析。这一变化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旧版标准中,滴定终点通常依赖于操作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比如颜色变化或pH值的变化。这种判断方式容易受到个人经验水平的影响,导致结果的一致性较差。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使用电位滴定仪等仪器设备来辅助确定滴定终点。例如,在酸碱滴定过程中,通过测量溶液的电位变化来精确判定终点位置,避免了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
具体应用时,首先需要正确选择合适的电极系统,包括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并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接着按照仪器说明书设置参数,如滴定速度、搅拌速率等。开始滴定时,观察仪器显示的电位值随加入试剂量的变化趋势,当发现电位出现突跃点时即为滴定终点。此时记录下所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用于后续计算样品浓度。
此方法不仅提高了滴定操作的准确性与重复性,还降低了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特别适合于大批量样品的同时测定。同时,由于全程由仪器自动完成数据采集与处理,减少了人为干预的可能性,进一步保障了实验数据的真实可信度。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优先采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化学分析中的滴定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