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磺基水杨酸吸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锆、氧化铪中铁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氧化锆和氧化铪材料中铁含量的定量分析。
Title:Determination of Iron in Zirconia and Hafnia (Sulfonated Salicylic Acid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J73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基于国家标准 GB 2590.2-1981,探讨了利用磺基水杨酸吸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锆和氧化铪中铁含量的原理、方法及应用特点。该方法通过将铁离子与磺基水杨酸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并在特定波长下测量其吸光度,从而实现对铁含量的精确测定。文章重点分析了实验条件的选择及其对结果的影响,同时讨论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与局限性。
氧化锆和氧化铪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在陶瓷材料、核工业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这些材料中的微量杂质(如铁)可能对其性能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准确测定其中铁的含量成为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传统的湿法化学分析方法虽然可靠,但操作复杂且耗时较长。相比之下,吸光光度法以其快速、灵敏的特点逐渐成为主流技术之一。本研究聚焦于磺基水杨酸吸光光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并验证其在实际样品检测中的可行性。
磺基水杨酸(Sulfosalicylic acid, SSA)是一种常用的显色剂,能够与铁离子生成黄色络合物。该络合反应的稳定性随溶液pH值的变化而变化,通常在pH为6至7之间达到最佳效果。当铁离子浓度较低时,形成的络合物吸收可见光谱中某一特定波长的光线,其吸光度与铁含量呈线性关系。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并结合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样品中铁的实际含量。
通过对多个批次样品进行测试发现,磺基水杨酸吸光光度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准确性。特别是在低浓度范围内,该方法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适合用于痕量铁的检测。然而,实验过程中也注意到一些潜在问题,例如温度波动可能导致吸光度变化,以及某些共存离子可能干扰测定结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并采取必要的校正措施。
综上所述,磺基水杨酸吸光光度法是一种高效、便捷的测定氧化锆和氧化铪中铁含量的方法。尽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可以有效提高其可靠性。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以满足更严格的行业标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