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公共安全
  • GB 21734-2008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

    GB 21734-2008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选择配套设施公共安全应急设施
    23 浏览2025-06-11 更新pdf0.78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场址选择原则、配套设施要求及其相关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Title:Earthquake Emergency Shelter Sites and Supporting Fac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 封面预览

    GB 21734-2008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
  • 拓展解读

    常见问题解答(FAQ)

    GB 21734-2008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是关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重要国家标准,以下是针对该标准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1. 什么是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指在地震发生后,为受灾群众提供临时避难和基本生活保障的特定区域或设施。这些场所需要满足一定的场址选择和配套设施要求,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发挥作用。

    2.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有哪些具体要求?

    根据GB 21734-2008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需考虑以下关键因素:

    • 避开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隐患点。
    •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区域,避免洪水威胁。
    • 靠近居民区,便于受灾人群快速到达。
    • 交通便利,方便救援物资运输和人员疏散。
    • 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区及危险化学品设施。

    3.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配套设施包括哪些内容?

    GB 21734-2008标准对配套设施提出了明确要求,主要包括:

    • 供水系统:确保避难场所内有可靠的饮用水供应。
    • 供电系统:配备应急电源设备,如发电机或太阳能供电装置。
    • 卫生设施:设置临时厕所、垃圾处理设施等。
    • 通信设施:安装应急广播、电话或无线网络设备。
    • 照明设施:配备应急照明灯或其他光源。
    • 医疗设施:设置临时医疗点,配备必要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4. 如何判断一个场所是否符合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准?

    要判断一个场所是否符合标准,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 检查场所是否符合选址要求,包括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等。
    • 核实配套设施是否齐全,包括供水、供电、卫生、通信等。
    • 评估场所容量是否满足预期需求。
    • 查看是否有详细的应急预案和管理措施。

    5.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否需要定期维护?

    是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需要定期维护以确保其功能完好。具体维护工作包括:

    • 定期检查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是否正常运行。
    • 清理卫生设施,保持环境卫生。
    • 测试应急设备(如发电机、照明灯)的功能性。
    • 更新应急预案,组织演练以提高应对能力。

    6.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否适用于其他自然灾害?

    虽然GB 21734-2008标准主要针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但其选址和配套设施的要求也适用于其他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不过,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灾害类型进行适当调整。

    7. 如果没有符合标准的避难场所,如何临时应对地震?

    如果没有符合标准的避难场所,可以采取以下临时措施:

    • 选择开阔、安全的空地作为临时避难点。
    • 准备应急物资包,包括食品、水、药品、手电筒等。
    • 制定家庭应急计划,明确疏散路线和集合地点。
    • 关注政府发布的预警信息,及时采取行动。

    8.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成本如何控制?

    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成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降低:

    • 合理规划选址,充分利用现有场地资源。
    • 选用经济实用的配套设施,避免过度奢华。
    • 分阶段实施建设,逐步完善配套设施。
    • 争取政府和社会资金支持,减轻财政压力。

    9.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责任由谁承担?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责任通常由地方政府或相关机构承担。具体职责包括:

    • 制定并落实应急预案。
    • 定期检查和维护场所设施。
    • 组织应急演练,提升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 协调救援资源,确保场所高效运转。

    10. 普通民众如何参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与管理?

    普通民众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参与:

    • 了解避难场所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 积极参与应急演练,熟悉疏散流程。
    • 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帮助改进场所建设。
    • 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社区整体防灾意识。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 21660-2008 塑料购物袋的环保、安全和标识通用技术要求

    GB 25200-2010 干粉枪

    GB 25202-2010 泡沫枪

    GB 25203-2010 消防监督技术装备配备

    GBT 16590.1-1996 消防用不可折叠型橡胶和塑料软管 第1部分: 定位应急设施用轴卷半硬性软管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