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碘化钾、硫脲和马钱子碱吸光光度法测定硒中铋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硒材料中微量铋的定量分析。
Title:Determination of Bismuth in Selenium (Potassium Iodide, Thiourea, and Striychnine Alkaloid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G1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基于GB 2110-1980标准,探讨了通过碘化钾、硫脲和马钱子碱吸光光度法测定硒中铋含量的方法及其科学原理。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以及检测限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领域。本文将从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结果分析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在化学分析中,准确测定微量元素含量对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硒和铋作为重要的微量元素,在医药、农业以及材料科学中均有广泛应用。然而,由于两者在自然界中的含量极低,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精确的检测手段。GB 2110-1980标准提出的碘化钾、硫脲和马钱子碱吸光光度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本方法的核心在于利用碘化钾与硫脲共同作用,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并通过加入马钱子碱增强溶液的吸光性能。具体而言:
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值,可以定量计算出铋的浓度。
以下是具体的实验操作流程:
通过对不同浓度标准溶液的测试,我们发现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² > 0.99),表明其可靠性较高。此外,实验还验证了该方法对其他金属离子的抗干扰能力较强,适合复杂基质环境下的分析。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试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否则可能影响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GB 2110-1980标准中提出的碘化钾、硫脲和马钱子碱吸光光度法是一种高效、可靠的测定硒中铋含量的技术手段。该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具备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适用于多种实际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