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氧化锌抗菌涤纶短纤维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涤纶为基材,通过添加氧化锌实现抗菌功能的短纤维。
Title:Antibacterial Polyester Short Fiber with Zinc Oxide - Part 1: Zinc Oxide Antibacterial Polyester Short Fiber
中国标准分类号:W52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CFA 01050.1-2021《氧化锌抗菌涤纶 第一部分:氧化锌抗菌涤纶短纤维》相较于旧版标准,在抗菌性能测试方法上进行了显著更新。本文将围绕新版标准中引入的“振荡法”这一抗菌性能测试方法展开详细解读。
振荡法是一种通过模拟实际使用环境来评估抗菌效果的方法,其核心在于确保测试条件尽可能接近产品实际应用时的状态。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准备样品与对照样:选取一定量的待测氧化锌抗菌涤纶短纤维和普通涤纶短纤维作为对照。
2. 制备菌悬液:选用指定种类的细菌制备成浓度适宜的菌悬液。
3. 样品处理:将菌悬液均匀涂抹于样品表面,并放置在特定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4. 振荡培养:将处理后的样品放入振荡器中,在设定频率和幅度下振荡培养一定时间。
5. 测试结果计算:通过比较样品与对照样的微生物残留数量,计算出抗菌率。
与旧版标准中的其他测试方法相比,“振荡法”更加注重动态条件下的抗菌表现,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抗菌效能。此外,这种方法对实验室设备要求较高,需要专业的振荡器等仪器支持,但能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测试数据。因此,在采用此方法进行检测时,应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参数设置操作,以保证结果的有效性和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