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吉林大米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包装、储存和运输。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内生产的大米产品。
Title:Jilin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吉林大米是吉林省重要的特色农产品之一,其质量标准对于保障产品品质、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TJLLHXH 15-2021《吉林大米》标准中,有一条关于加工精度的重要修订值得深入探讨。
加工精度是指大米在加工过程中去除糠层和胚芽的程度,直接影响大米的外观、口感及营养成分保留情况。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标准对加工精度的要求更加细化,明确了不同品种大米的加工精度范围。例如,普通粳米的加工精度要求为90%-92%,而优质粳米则要求达到92%-94%。
这一修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平衡消费者对面米白亮外观的需求与保留大米营养价值之间的关系。过高的加工精度虽然能使大米看起来更加洁白,但会导致更多的营养成分流失,特别是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选择加工精度,并通过技术手段优化工艺流程,确保既能满足消费者的视觉需求,又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大米的营养价值。
此外,企业在执行该标准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对原料的选择,选用品质优良的稻谷作为生产基础;二是定期检测成品的大米加工精度,确保符合标准要求;三是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操作技能,以保证生产的稳定性与一致性。
通过上述措施,不仅可以提升吉林大米的整体质量水平,还能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吉林大米产业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