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次氯酸钠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得的次氯酸钠,主要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和污水的处理以及环境消毒等。
Title:Sodium hypochlorite
中国标准分类号:G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8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19106-2013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次氯酸钠产品的国家标准,用于规范次氯酸钠产品的质量要求、检测方法及应用领域。
GB 19106-2013 主要适用于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次氯酸钠产品,包括饮用水消毒、污水处理、纺织品漂白等领域的次氯酸钠溶液。此外,该标准也适用于食品加工行业中的次氯酸钠消毒剂。
根据 GB 19106-2013,次氯酸钠的有效氯含量(以有效氯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不同类型的次氯酸钠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是的,GB 19106-2013 对次氯酸钠的稳定性有明确要求。次氯酸钠在储存过程中可能会分解,导致有效氯含量下降。因此,标准规定次氯酸钠的贮存期应在包装标明的有效期内保持其有效氯含量不低于标准最低限值。
是的,GB 19106-2013 明确规定了次氯酸钠产品的安全性要求,包括重金属含量、砷含量等指标的限制。例如,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 0.0002%,砷含量不得超过 0.0001%。这些限制旨在确保次氯酸钠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判断次氯酸钠是否符合标准:
是的,GB 19106-2013 对次氯酸钠的pH值范围有明确规定。通常情况下,次氯酸钠溶液的pH值应在10.0至13.0之间。这一范围既能保证其消毒效果,又能减少对环境的潜在危害。
使用次氯酸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虽然 GB 19106-2013 主要针对工业用途,但其部分要求同样适用于家庭用途的次氯酸钠消毒剂。不过,家庭用产品通常会额外考虑使用便捷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