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化工
  • GB 18539-2001 车间空气中环氧丙烷职业接触限值

    GB 18539-2001 车间空气中环氧丙烷职业接触限值
    环氧丙烷职业接触限值车间空气化工安全健康防护
    12 浏览2025-06-11 更新pdf0.39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车间空气中环氧丙烷的职业接触限值及检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化工行业中涉及环氧丙烷生产、使用和储存的场所,以保障从业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Title: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 for Propylene Oxide in Workshop Air
    中国标准分类号:C5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00

  • 封面预览

    GB 18539-2001 车间空气中环氧丙烷职业接触限值
  • 拓展解读

    GB 18539-2001 车间空气中环氧丙烷职业接触限值

    环氧丙烷(Propylene Oxide)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表面活性剂等领域。然而,环氧丙烷具有较强的毒性,长期暴露可能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 OEL)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GB 18539-2001标准,探讨车间空气中环氧丙烷的职业接触限值及其意义。

    环氧丙烷的健康风险

    环氧丙烷是一种已知的致癌物质,其主要毒性作用包括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皮肤刺激以及潜在的遗传毒性。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环氧丙烷环境中可能导致慢性中毒,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并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因此,控制车间空气中环氧丙烷的浓度是保障工人健康的关键措施之一。

    GB 18539-2001 标准概述

    GB 18539-2001 是中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关于车间空气中化学物质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该标准明确了环氧丙烷在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MAC),即职业接触限值。

    • 最高容许浓度(MAC):根据GB 18539-2001,环氧丙烷的职业接触限值为5 mg/m³。
    • 监测要求:企业需定期对车间空气进行检测,确保环氧丙烷浓度不超过规定限值。
    • 防护措施:对于超过限值的工作环境,应采取通风、隔离等工程控制手段,并为工人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职业接触限值的意义

    设定职业接触限值的核心目的在于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同时兼顾企业的生产效率。通过将环氧丙烷的浓度限制在5 mg/m³以下,可以有效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减少医疗成本和社会负担。此外,这一限值也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技术依据,有助于推动行业标准化发展。

    结论与建议

    GB 18539-2001 中规定的环氧丙烷职业接触限值为5 mg/m³,体现了我国对劳动者健康的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标准,企业应加强监测设备的配置和维护,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同时,政府和行业协会也应加强对相关法规的宣传力度,推动企业合规经营,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 18536-2001 车间空气中三氯氧磷职业接触限值

    GB 18537-2001 车间空气中马来酸酐职业接触限值

    GB 18538-2001 车间空气中乙醇胺职业接触限值

    GB 18540-2001 车间空气中氧化钙职业接触限值

    GB 18541-2001 车间空气中酚醛树脂粉尘的职业接触限值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