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花生秸秆饲料的加工技术要求、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以花生秸秆为原料进行饲料加工的企业和相关单位。
Title:Peanut Straw Feed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GZAAV 004-2020花生秸秆饲料及加工技术规程》相较于之前的版本,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今天我将聚焦于“原料预处理”这一关键环节的新旧变化,并深入解析其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花生秸秆的预处理要求较为笼统,仅强调了干燥与粉碎的基本步骤。而新版标准则更加细化,不仅增加了对花生秸秆含水量的具体数值要求(控制在10%-15%之间),还特别提出了分段粉碎的概念——即根据花生秸秆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刀具和速度,确保最终颗粒大小均匀且适口性良好。
这种改变的背后逻辑在于提高饲料品质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通过精确控制水分含量,可以有效避免后续发酵过程中因湿度过高导致的霉变问题;而分段粉碎则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纤维结构完整性,从而提升消化吸收率。具体操作时,企业应当配备专业的检测设备来实时监控原料状态,并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工艺参数。例如,在实际生产中发现某些批次的花生秸秆韧性较强,则需要适当减慢粉碎机转速以防止过度破碎影响效果。
此外,新版标准还鼓励使用环保型添加剂如复合酶制剂来进一步改善饲料性能。这些新型助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解复杂碳水化合物链,使得动物更容易摄取其中的营养成分。因此,在实施上述预处理措施的基础上,合理添加适量的生物酶也是值得考虑的一项策略。
总之,《TGZAAV 004-2020》通过对原料预处理环节的深化规定,为花生秸秆转化为高质量饲料提供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该标准,共同推动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事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