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地下空间网络化拓建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城市地下空间网络化拓建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Networked Expansion Engineering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城市地下空间网络化拓建工程技术规范》TCSRME 016-2021相较于旧版,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更新和优化。本文将聚焦于“地下空间结构设计安全性评估”这一重要内容,探讨其在新旧版本中的主要变化以及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方法。
新旧版本差异分析
在旧版规范中,对于地下空间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评估更多依赖于经验公式和传统计算模型,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而新版规范引入了基于性能的设计理念,强调通过有限元分析等现代数值模拟技术来更准确地预测结构行为,并要求设计时考虑多种工况组合下的极限状态。
例如,关于地下水位变化对地下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在旧版中仅简单规定了安全系数的要求,但在新版中则进一步细化为多个层次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抗浮稳定、承载力及变形控制等多个维度。此外,还增加了长期荷载效应组合下结构耐久性的考量。
应用方法详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并执行这些新增内容,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 初步设计阶段:首先根据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地质勘探手段获取详细的岩土参数数据。利用专业软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结合现场勘查结果调整模型参数直至达到最佳拟合度。
2. 详细设计阶段:在此基础上开展精细化有限元网格划分工作,确保每个关键部位都能得到充分解析。设置合理的边界条件与加载模式,模拟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重要环节直至最终使用状态。特别注意不同施工工序之间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及其累积效果。
3. 验证与优化:通过对模拟所得结果进行全面审查,确认是否满足新版规范提出的所有要求。如果发现某些区域存在潜在风险,则需要及时调整设计方案直至完全符合标准为止。同时也要关注经济合理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投入。
4. 监测与维护:完成建设后还需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定期对设施状况进行检查维护,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从而保障整个系统的持续可靠运行。
综上所述,《城市地下空间网络化拓建工程技术规范》TCSRME 016-2021通过引入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显著提升了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质量水平。希望以上介绍能够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规范,在未来工作中创造出更加优质高效的地下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