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贵州小吃豆沙窝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糯米粉为主料,配以豆沙馅制成的传统食品豆沙窝的生产与销售。
Title:TQLY 241-2024 Guizhou Snack - Red Bean Paste Wreath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06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QLY 241-2024贵州小吃豆沙窝标准》中关于“馅料制作工艺”的应用解析
在TQLY 241-2024标准中,“馅料制作工艺”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对这一环节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范,特别是对于馅料原料选择、制作流程以及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在原料选择上,新版标准明确规定了红豆作为主要原料时的品质指标。要求红豆需颗粒饱满、色泽正常且无霉变现象。同时,还增加了对辅料如白砂糖、猪油等的质量要求,强调其纯度和新鲜程度,确保最终成品口感细腻且健康安全。
其次,在制作流程方面,新版标准特别强调了浸泡时间与蒸煮温度这两个关键步骤。规定红豆应先经过6至8小时充分浸泡后再进行蒸煮,且蒸煮过程中水温需保持在100℃左右,并持续20分钟以上。此外,还新增了关于搅拌工序的技术参数,比如搅拌速度控制在每分钟30转以内,以避免破坏红豆原有的纤维结构。
最后,在质量控制环节,新版标准引入了感官评价体系。除了传统的色香味形评估外,还增加了对馅料粘稠度和均匀性的量化指标。例如,要求馅料在冷却后能够保持良好形态,不出现分层或结块现象;并且通过专业仪器测量其粘度值应在1500至2000厘泊之间。
这些具体而微的规定不仅提升了豆沙窝这一传统小吃的整体品质,也为生产者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通过对“馅料制作工艺”的深入理解和严格执行,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