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文件适用于职业活动中因接触有毒化学物质而引起的心脏病的诊断与处理。
Title:Diagnostic Criteria for Occupational Acute Chemical Poisoning - Part 9: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Occupational Acute Chemical Poisoning-induced Heart Dis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C4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17057-1997 是中国关于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的重要标准之一,其中第9部分专门针对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的诊断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和说明。这一部分内容对于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心脏病作为化学物中毒的潜在并发症,其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接触史、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的定义是指由于长期或短期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导致心脏功能异常或器质性病变的一类疾病。这类疾病可能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肌损伤甚至心力衰竭,对劳动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在诊断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尤为重要:
例如,在某化工厂的一次事故中,多名工人因短时间内暴露于高浓度苯环境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脏不适症状。经过详细检查后发现,这些工人的ECG显示ST-T段改变,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室壁运动异常,最终确诊为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
为了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病率,企业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改善通风条件、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开展职业健康体检。此外,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总之,GB 17057-1997 的第9部分为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的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干预相关问题,从而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