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克利夫兰开口杯法测定增塑剂闪点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增塑剂及其他类似物质闪点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Flash Point of Plasticizers - Cleveland Open Cup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G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1671-1988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测定增塑剂的闪点,采用的是克利夫兰德开口杯法(Cleveland Open Cup Method)。这一方法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条件,评估增塑剂在高温下的安全性,为工业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克利夫兰德开口杯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液体燃料和化学品闪点测定的经典技术。其核心原理是通过逐步加热样品,并观察其在特定条件下是否能够被点燃。当样品蒸气与空气混合物达到一定浓度时,接触火焰会引发闪火现象,此时的最低温度即为闪点。
增塑剂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涂料及胶黏剂等领域,其闪点直接影响产品的安全性和储存运输要求。例如,某些增塑剂具有较低的闪点,在高温环境下可能引发火灾隐患,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其闪点值。
某化工企业生产的一种增塑剂,其闪点测定结果为120°C。根据GB 1671-1988标准,该产品属于较高闪点类别,符合大多数工业应用的安全标准。然而,企业在出口至中东地区时发现,当地法规对闪点的要求更为严格,规定不得低于150°C。为此,企业调整了生产工艺,通过添加阻燃成分成功提升了产品的闪点至160°C,顺利满足出口需求。
GB 1671-1988标准为增塑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而克利夫兰德开口杯法则为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通过严格遵守该标准,不仅可以保障生产安全,还能提升产品质量,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闪点测定方法也将不断优化,进一步推动行业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