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煤尘的最高容许浓度、监测方法及采样规范。本文件适用于煤矿开采、煤炭加工及其他存在呼吸性煤尘的职业场所。
Title:Hygienic Standard for Respirable Coal Dust in the Air of Occupational Environ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C5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16248-1996 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用于规范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煤尘的浓度限值,以保护劳动者健康。
GB 16248-1996 规定了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煤尘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即在工作时间内,允许空气中呼吸性煤尘的最高浓度。该标准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煤尘对工人健康的危害,尤其是煤工尘肺等职业病。
呼吸性煤尘是指能够进入人体肺泡区域的煤尘颗粒,其粒径通常小于 7.07 微米。这类煤尘对人体健康威胁最大,因为它们容易沉积在肺部并引发尘肺病。
根据 GB 16248-1996,呼吸性煤尘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为 2 mg/m³。这意味着在任何工作班次内,空气中呼吸性煤尘的平均浓度不得超过此限值。
如果检测发现空气中呼吸性煤尘浓度超过限值,企业应立即采取措施降低浓度,例如加强通风、改进生产工艺或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同时,应定期监测空气中的煤尘浓度,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定期监测是为了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职业健康风险。通过监测,可以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在必要时调整策略,以确保工人始终处于安全的工作环境中。
个人防护设备(如防尘口罩)是控制煤尘危害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无法完全消除或降低煤尘浓度的情况下,佩戴合适的防护设备可以有效减少吸入煤尘的风险。
GB 16248-1996 主要适用于煤炭开采及相关行业。但对于其他可能产生呼吸性煤尘的行业,也可以参考该标准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是的,GB 16248-1996 已被新的国家标准 GBZ/T 224-2010 所取代。新标准进一步细化了呼吸性煤尘的监测方法和管理要求,建议相关企业和机构采用最新标准进行管理和操作。
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培训,讲解煤尘的危害、标准的具体要求以及如何正确使用防护设备。此外,还应通过实际案例教育员工重视职业健康的重要性。
如果企业未能遵守 GB 16248-1996 的规定,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甚至法律诉讼。因此,企业有责任确保作业环境符合标准要求,保障员工的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