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化工
  • GB 16233-1996 车间空气中乙酸卫生标准

    GB 16233-1996 车间空气中乙酸卫生标准
    乙酸车间空气卫生标准空气质量职业健康
    15 浏览2025-06-11 更新pdf0.22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车间空气中乙酸的最高容许浓度、监测方法及采样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存在乙酸作业环境的卫生管理与监测。
    Title:Hygienic Standard for Acetic Acid in Workshop Air
    中国标准分类号:C5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30

  • 封面预览

    GB 16233-1996 车间空气中乙酸卫生标准
  • 拓展解读

    GB 16233-1996 车间空气中乙酸卫生标准

    GB 16233-1996 是中国制定的一项关于车间空气中乙酸卫生标准的重要规范,旨在保护工人健康,减少职业危害。这项标准规定了车间空气中乙酸的最高允许浓度(MAC),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乙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在化工、制药、食品加工等行业中广泛应用。然而,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乙酸环境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因此,制定严格的卫生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乙酸对人体的主要影响包括刺激呼吸道和皮肤,可能导致眼睛刺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此外,长期接触还可能引发慢性疾病,如呼吸道炎症或过敏反应。因此,GB 16233-1996 标准设定了严格的限值,要求车间空气中乙酸的浓度不得超过10 mg/m³。

    相关子话题

    • 乙酸的危害评估
    • 乙酸的毒性与其浓度密切相关。当浓度低于安全限值时,其危害较小;但超过限值,则可能对工人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例如,在某化工厂的一次检查中,发现部分车间乙酸浓度超标至20 mg/m³,导致多名员工出现呼吸道不适的症状。这一案例凸显了严格执行卫生标准的重要性。

    • 监测与控制措施
    • 为了确保车间空气中的乙酸浓度符合标准,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措施。这包括安装通风设备以降低空气中乙酸含量,定期检测空气质量,以及为工人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和防护手套。此外,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安全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 国际对比与改进
    • 虽然 GB 16233-1996 已经是中国工业卫生领域的重要参考,但与国际标准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一些发达国家将乙酸的最高允许浓度设定为更低的水平,如5 mg/m³。因此,未来可以考虑修订标准,进一步提升安全性。

    总之,GB 16233-1996 的实施对于保障工人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的监测、合理的控制措施以及持续的标准优化,可以有效减少乙酸带来的职业危害,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安全的工作环境。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 16232-1996 车间空气中石膏粉尘卫生标准

    GB 16235-1996 车间空气中呋喃卫生标准

    GB 16234-1996 车间空气中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卫生标准

    GB 16236-1996 车间空气中三次甲基三硝基胺(黑索今)卫生标准

    GB 16237-1996 车间空气中谷物粉尘卫生标准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