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车间空气中乙胺的最高容许浓度及监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使用或产生乙胺的各类工业企业工作场所。
Title:Hygienic Standard for Ethylamine in Workshop Air
中国标准分类号:C5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16214-1996是中国针对车间空气中乙胺浓度制定的一项卫生标准,旨在保护工人健康并规范生产环境。
该标准规定了车间空气中乙胺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即工人在8小时工作日内接触乙胺的平均浓度不得超过5 mg/m³。
此外,该标准还规定了短时间接触限值(PC-STEL),即任何连续15分钟内乙胺浓度不得超过10 mg/m³。
乙胺是一种具有刺激性和毒性的化学物质,长期或高浓度暴露可能对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造成损害,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设定卫生标准是为了限制乙胺的浓度,保护工人的健康安全。
监测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检测结果显示乙胺浓度超标,应采取以下措施:
乙胺的毒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乙胺主要来源于化工生产过程,例如制药、农药、染料等行业。此外,在某些实验室操作中也可能产生乙胺。
为了减少乙胺对工人的危害,建议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涉及乙胺生产和使用的行业,但具体适用范围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他行业若存在类似风险,也应参照此标准执行。
目前尚未有正式发布的替代标准,但随着技术进步和研究深入,未来可能会出台新的标准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因此,企业应密切关注相关法规动态,及时调整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