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车间空气中乙二醇的最高容许浓度及监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类存在乙二醇的职业场所空气质量控制与评价。
Title:Hygienic Standard for Ethylene Glycol in Workshop Air
中国标准分类号:C5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16190-1996 是中国制定的一项关于车间空气中乙二醇(Ethylene Glycol)卫生标准的规定,旨在保护工人健康并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性。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防冻剂、聚酯纤维和塑料制品的生产中。然而,长期接触高浓度的乙二醇蒸汽可能对工人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以及皮肤造成损害,因此制定这一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GB 16190-1996的规定,车间空气中乙二醇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不得超过2毫克/立方米。这一限值是基于对人体健康的综合评估设定的,旨在平衡生产和职业安全之间的关系。此外,标准还规定了短期暴露限值(PC-STEL),即在任何15分钟内,乙二醇浓度不得超过4毫克/立方米。
乙二醇的主要危害包括吸入后可能导致呼吸道刺激、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此外,皮肤接触可能导致过敏反应或灼伤。
为了有效控制乙二醇的浓度,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例如加强通风系统的设计,定期监测空气中的乙二醇浓度,以及为工人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和防护手套。
以某大型化工厂为例,该工厂在生产聚酯纤维的过程中大量使用乙二醇。通过安装高效的通风设备和定期检测车间空气质量,该厂成功将乙二醇浓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据统计,在实施GB 16190-1996标准后的两年内,工人的健康状况显著改善,相关职业病发病率下降了30%。
这一案例充分说明,严格执行卫生标准不仅能够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还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GB 16190-1996作为一项重要的职业卫生标准,为车间空气中乙二醇的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合理设置浓度限值、加强防护措施以及落实监测机制,可以有效减少乙二醇对工人健康的威胁。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标准的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职业卫生水平将进一步提升,为劳动者创造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