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医疗
  • GB 15993-1995 猩红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15993-1995 猩红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猩红热诊断标准处理原则传染病医疗
    13 浏览2025-06-11 更新pdf0.48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猩红热的诊断依据、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对猩红热的诊断和治疗。
    Title:Diagnostic Criteria and Management Principles for Scarlet Fever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 封面预览

    GB 15993-1995 猩红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 拓展解读

    GB 15993-1995 猩红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猩红热是一种由A群β溶血性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 GA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包括发热、咽峡炎和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为了规范该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我国制定了国家标准《GB 15993-1995 猩红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文将围绕该标准的核心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诊断标准

    根据GB 15993-1995,猩红热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史三个方面。

    • 临床表现:患者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 发热伴咽峡炎,同时出现全身性鲜红色皮疹。
      • 近期接触过猩红热患者,且具有典型的皮疹或咽峡炎症状。
    • 实验室检查:通过咽拭子培养或其他方法检测到GAS感染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 咽拭子培养阳性。
      • 快速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
    • 流行病学史:患者居住地或近期活动区域存在猩红热疫情暴发情况。

    处理原则

    针对猩红热的处理,GB 15993-1995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方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隔离治疗:确诊患者应立即实施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隔离时间一般为症状消失后7天,或咽拭子培养连续两次阴性。
    • 抗生素治疗:青霉素类药物(如青霉素V钾片)是首选治疗方案,对于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疗程通常为10天,以确保彻底清除病原体。
    • 对症支持治疗:针对高热、咽痛等症状,可采用物理降温、局部止痛等措施缓解不适。同时注意补充液体和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预防措施: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公共场所;提倡勤洗手、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结论

    GB 15993-1995作为我国关于猩红热诊断与处理的标准文件,在临床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明确了诊断流程,还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治疗建议,有助于提高诊疗效率,降低疾病传播风险。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未来仍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以适应新的医疗需求。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 15990-1995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15989-1995 疟疾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15994-1995 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15995-1995 钩端螺旋体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15996-1995 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