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血吸虫病的控制和消除目标、技术要求及监测评估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相关单位开展血吸虫病防控工作。
Title:Control and Elimination of Schistosomia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严重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为了有效控制和逐步消除这一疾病,中国制定了国家标准《GB 15976-2015 血吸虫病控制和消除》。该标准详细规定了血吸虫病防控的目标、策略以及实施步骤,为全国范围内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标准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综合措施降低血吸虫病的感染率,最终实现疾病的全面消除。为此,标准提出了多个关键指标,例如人群感染率的控制标准、钉螺密度的监测要求以及环境卫生改善的具体目标。
血吸虫病主要通过接触含有寄生虫尾蚴的水体传播,钉螺是其唯一的中间宿主。这种疾病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还可能引发肝硬化等严重并发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2亿人受到血吸虫病的威胁,其中中国是受此疾病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根据GB 15976-2015标准,血吸虫病的防控需要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措施:
例如,在湖南省某县,当地政府通过实施上述综合措施,成功将血吸虫病的感染率从20%降至1%以下,为其他地区的防控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尽管我国在血吸虫病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要实现完全消除仍需持续努力。未来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加强监测体系、提升基层医疗能力以及推动跨区域合作上。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彻底战胜这一古老而顽固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