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烧碱、聚氯乙烯工业企业水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吨产品最高允许排水量。本文件适用于烧碱、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
Title:Emission Standard of Water Pollutants for Caustic Soda and Polyvinyl Chloride Indus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Z6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15581-1995 是中国针对烧碱和聚氯乙烯工业制定的一项重要环境保护标准,旨在规范这些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水体的污染排放行为。这一标准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政府开始加强对高污染行业的环境监管力度,为改善水环境质量提供了法律依据。
该标准的核心在于设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排放限值,涵盖多种关键污染物指标,如化学需氧量(COD)、悬浮物(SS)以及重金属等。这些指标直接反映了企业在废水处理中的技术水平和环保意识。例如,对于烧碱工业,标准规定了废水中COD的最大允许排放浓度不得超过60mg/L;而对于聚氯乙烯工业,则要求悬浮物的排放浓度不得超过70mg/L。这些具体数值不仅体现了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改进方向。
GB 15581-1995 的实施具有深远意义。首先,它有效遏制了烧碱和聚氯乙烯工业长期以来对水资源的严重污染问题。据统计,在标准颁布前,一些企业因缺乏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导致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而标准实施后,通过强制性的排放限制,迫使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显著提升了废水处理效率。
然而,标准的执行并非一帆风顺。一方面,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限制,难以达到规定的排放要求,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另一方面,标准中某些技术指标可能过于严格,导致部分企业难以兼顾经济效益与环保责任。因此,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政策制定者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综上所述,GB 15581-1995 标准的出台是中国环境保护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尽管其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但通过政府引导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该标准已逐步转化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