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中核临界事故探测与报警系统的性能要求及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处理、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核临界事故探测与报警系统的 设计、制造、安装和验收。
Title:Performance and Inspection Requirements for Nuclear Criticality Accident Detection and Alarm Systems of Fissile Material Outside Reactor - GB 15146.9-1994
中国标准分类号:K72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15146.9-1994 是中国针对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制定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确保在核设施运行过程中,通过探测与报警系统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的核临界事故。核临界事故是指由于核材料的几何分布或浓度变化导致失控链式反应的发生,这种事故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对人员、设备以及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因此,该标准不仅规定了核临界事故探测与报警系统的性能要求,还明确了检验方法,为保障核设施的安全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核临界事故探测与报警系统的核心在于其灵敏度、响应时间和可靠性。根据 GB 15146.9-1994 的规定,系统需要具备以下性能特点:
这些性能要求确保了系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准确判断危险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以某核电站为例,在一次例行检查中发现,其核临界事故探测系统未能及时响应模拟事故场景。经过排查,问题源于传感器灵敏度不足以及数据传输延迟。为此,该核电站按照 GB 15146.9-1994 的要求升级了探测器,并优化了信号处理算法。升级后,系统成功在模拟实验中提前3秒发出警报,显著提升了安全性。
为了保证系统的长期有效性,GB 15146.9-1994 还提出了定期检验的具体要求,包括:
此外,定期培训操作人员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他们需熟练掌握系统的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置方案。
GB 15146.9-1994 不仅是一项技术规范,更是保障核设施安全运行的重要屏障。通过严格遵循该标准,可以有效降低核临界事故的风险,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将不断深化,为全球核能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