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茭白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产后处理等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茭白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Whole-process Quality Control of Chinese Water Chestnut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ZNZ 106-2022茭白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相较于旧版标准,在茭白生产的各个环节提出了更为严格和细化的要求。本文将聚焦于“肥料使用”这一重要条文的变化及其应用方法进行详细解读。
在TZNZ 106-2022中,对于肥料使用的具体规定较之前版本更加严谨,明确了有机肥与化肥的合理配比以及施肥时间点。例如,新标准要求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不低于3吨,并且要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来确定氮、磷、钾的比例。此外,还特别强调了追肥的时间节点:第一次追肥应在移栽后15天左右进行,第二次则安排在分蘖期,第三次则是在孕茭期前完成。
这种调整旨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保证茭白品质。实际操作时,首先需要对土壤进行检测以了解其养分状况,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同时,在施用有机肥时要注意充分腐熟,避免未腐熟的有机肥带入病菌影响作物健康生长。另外,在每次施肥过程中都应严格按照推荐量执行,切勿过量以免造成资源浪费甚至损害生态环境。
通过以上措施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茭白产量与质量,还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这正是TZNZ 106-2022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之一——即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