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汽车防抱制动系统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装有防抱制动系统的各类汽车。
Title: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Anti-lock Braking Systems of Motor Vehic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T41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13594-1992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 ABS)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这一标准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在主动安全技术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ABS 的核心功能在于防止车辆在紧急制动时车轮完全锁死,从而避免因轮胎失去抓地力而导致的方向失控或侧滑现象。
强有效的防抱制动系统不仅能够显著提升车辆的操控稳定性,还能有效缩短制动距离,为驾驶者争取更多反应时间,从而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因此,GB 13594-1992 的实施对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具有深远意义。
根据 GB 13594-1992 的规定,ABS 的性能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为了验证 ABS 是否满足上述性能要求,GB 13594-1992 提出了严格的试验方法。这些试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例如,在干路条件下,一辆装备 ABS 的汽车需要在制动距离上比未安装 ABS 的车辆缩短至少 10%。而在湿滑路面上,ABS 的表现则更加关键,它能够有效减少车辆的侧滑风险。
自 GB 13594-1992 实施以来,国内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开始研发并推广配备 ABS 的车型。据统计,截至 2020 年,中国市场上超过 80% 的乘用车已标配 ABS 系统。这一普及大大降低了因制动失灵引发的交通事故率,为公众出行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以某国产汽车品牌为例,其某款 SUV 装备了符合 GB 13594-1992 标准的 ABS 系统后,在湿滑路面的制动距离测试中,平均缩短了约 15 米,显著提升了行车安全性。
综上所述,GB 13594-1992 不仅是一项技术标准,更是推动中国汽车工业进步的重要里程碑。它为 ABS 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全球交通安全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