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全国清算中心的代码编制原则和编码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处理与交换。
Title:National standard for clearing center cod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4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GB 13497-1992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
GB 13497-1992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国家标准,全称是《全国清算中心代码》。该标准规定了用于标识全国范围内清算中心的唯一代码体系,主要用于金融清算系统的管理和数据交换。
清算中心代码的主要作用是为金融机构、清算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提供一个统一的标识码,以便在跨行交易、资金清算等场景中准确识别清算中心。这有助于提高清算效率,减少错误和重复操作。
清算中心代码由中国人民银行或其授权机构负责分配和管理。金融机构需要向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交申请,经过审核后方可获得对应的清算中心代码。
清算中心代码由12位数字组成,具体结构如下:
清算中心代码通常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清算中心合并、拆分或更名),可以申请变更代码。变更需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并重新分配新的代码。
清算中心代码是中国国内使用的代码体系,主要用于国内清算系统;而SWIFT代码(BIC)是国际通用的银行识别代码,用于跨境支付和清算。两者用途不同,但可能在同一金融机构中同时存在。
清算中心代码主要适用于商业银行、信用社、证券公司等从事清算业务的金融机构。非清算类金融机构可能无需使用该代码。
清算中心代码的有效性可以通过查询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或联系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进行验证。此外,部分金融机构也可能提供在线查询服务。
清算中心代码一般不需要定期更新,除非发生清算中心名称、地址或功能的变化。金融机构应关注官方发布的最新信息,确保使用的代码始终有效。
如果清算中心代码遗失,应及时联系中国人民银行或其授权机构申请补发。补发流程通常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确认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