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建筑
  • GB 1346-1989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 1346-1989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
    16 浏览2025-06-11 更新pdf0.19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安定性的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以及复合硅酸盐水泥的检验。
    Title:Standard for determination of water requirement for normal consistency, setting time and soundness of c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G12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10

  • 封面预览

    GB 1346-1989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 拓展解读

    GB 1346-1989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 1346-1989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水泥性能检测的重要规范,主要涉及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安定性的检验方法。这些指标是衡量水泥质量的关键参数,直接影响到水泥制品的施工性能和使用寿命。

    标准稠度用水量

    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水泥在达到最佳可塑性状态时所需的用水量。这一指标对于确保水泥浆体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施工性能至关重要。通过测定标准稠度用水量,可以有效控制水泥的拌合性能,从而避免因用水量过多或过少而导致的施工问题。

    • 试验方法通常采用维卡仪法,通过调整加水量使水泥浆体达到特定的沉入深度。
    • 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准确测定有助于优化混凝土配比,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凝结时间

    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分别表示水泥从加水开始到失去塑性以及完全硬化的时间间隔。合理的凝结时间能够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同时确保水泥制品具备足够的强度。

    • 初凝时间过短可能导致施工中断,而终凝时间过长则会影响工程进度。
    • 例如,在某大型桥梁建设中,由于水泥的初凝时间过短,导致施工过程中多次出现中断,增加了施工成本。

    安定性

    安定性是指水泥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良好的安定性可以防止因体积变化不均而导致的开裂现象。安定性不良的水泥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结构安全隐患。

    • 常用的安定性检测方法为雷氏夹法,通过观察试件在蒸煮后的膨胀值来判断其安定性。
    • 在某次水泥质量事故中,一批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被用于房屋建设,最终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GB 1346-1989标准为水泥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对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安定性的严格检测,可以有效保障水泥产品的质量和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这些检测方法不仅在国内广泛应用,也为国际水泥行业的标准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 13454-1992 氨基模塑料

    GB 13590-2006 钢渣硅酸盐水泥

    GB 13590-1992 钢渣矿渣水泥

    GB 13693-1992 道路硅酸盐水泥

    GB 13693-2005 道路硅酸盐水泥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