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上市药品包装材料和容器在发生变更时,进行等同性、可替代性及相容性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已上市药品包装系统发生变更后的评估与验证。
Title:Guidelines for Equivalence, Substitutability and Compatibility Studies of Packaging Changes for Listed Drugs
中国标准分类号:C3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NPPA 3019-2022 上市药品包装变更等同性、可替代性及相容性研究指南》中,有一项重要的变化是关于包装材料与药品相容性的评价方法。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更加注重实际应用中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以“包装材料与药品接触面的迁移研究”为例,新版标准提出了更为详细的指导。具体来说,它要求企业不仅要考虑常规条件下的迁移测试,还需要评估极端条件下可能发生的物质迁移情况。例如,在温度波动较大或者储存环境湿度较高的情况下,某些化学成分可能会从包装材料中释放出来,并对药品质量产生影响。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企业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应当采取以下步骤:
1. 全面分析:首先需要对拟使用的包装材料进行全面的化学组成分析,了解其主要成分及其潜在的迁移物质。
2. 建立模型:基于上述分析结果,建立一个能够模拟真实使用环境中各种因素(如温度、湿度)影响的实验模型。
3. 实施测试:按照建立好的模型执行一系列严格的实验室测试,记录不同条件下包装材料向药品内迁移的具体情况。
4. 数据处理与评估: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判断这些迁移物质是否会对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造成威胁。
5. 制定控制措施:如果发现存在风险,则需进一步优化包装设计或选择更合适的材料,并重新验证改进后的方案是否符合要求。
通过这样的流程,可以确保上市药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安全性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引,有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质量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