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矿区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勘探的基本要求、技术方法、工作程序及成果提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矿区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探工作。
Title:Code for hydrogeological and engineering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 mining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4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12719-199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是中国针对矿区开发中涉及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问题制定的重要技术标准。这一规范为矿区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了矿区开发过程中的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安全。
该规范的核心在于指导矿区在勘探阶段如何系统地调查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特性,以减少因地质灾害或水资源短缺带来的风险。其主要内容包括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分类、地下水动态监测方法、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测试以及边坡稳定性分析等。
水文地质条件是矿区开发的基础性研究内容之一。根据GB 12719-1991,水文地质条件通常分为潜水含水层、承压含水层及裂隙含水层三大类。每种类型的含水层具有不同的渗透性和补给方式,直接影响矿山开采时的排水设计与水资源保护策略。
例如,在山西某煤矿项目中,通过详细的水文地质调查发现该矿区主要存在潜水含水层,因此采取了加强降水井布置的措施来保障施工安全。
地下水动态监测对于掌握矿区地下水变化规律至关重要。GB 12719-1991要求建立长期观测网络,定期记录水位、水质参数及流量信息。这些数据不仅有助于评估矿山活动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能预测潜在的地面沉降或突水事故。
例如,在云南某铜矿开发过程中,由于未充分考虑地下水动态变化,导致局部区域出现严重的地面塌陷现象。后来参照该规范改进监测体系后,此类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
岩土体力学性能直接关系到边坡稳定性及地下硐室安全性。规范规定了多种试验方法,如直剪试验、三轴压缩试验等,用以测定岩土体抗剪强度、弹性模量等关键指标。
以贵州某金矿为例,在进行大规模露天开采前,技术人员按照规范要求开展了全面的岩体力学测试工作。结果表明,部分区域岩石强度较低,需要调整支护方案以防止滑坡发生。
综上所述,GB 12719-1991作为我国矿区开发领域的重要技术标准,为保障矿山建设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应继续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监测效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矿产资源开发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