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火力发电厂中垢和腐蚀产物中硫酸酐的测定方法,采用铬酸钡光度法。本文件适用于火力发电厂设备中垢和腐蚀产物中硫酸酐含量的分析。
Title:Methods for analysis of deposits and corrosion products in coal-fired power plants - Part 14: Determination of sulfur trioxide - Barium chromat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F01
国际标准分类号:75.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LT 1151.14-2012 是中国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主要用于指导火力发电厂中垢和腐蚀产物的分析方法。其中,第14部分专门针对硫酸酐的测定,采用铬酸钡光度法作为主要技术手段。这一标准的出台不仅规范了火力发电厂在运行过程中的监测流程,还为保障设备的安全性和延长使用寿命提供了科学依据。
硫酸酐是火力发电厂运行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其存在可能引发锅炉受热面的腐蚀和结垢问题,进而影响发电效率并增加维护成本。因此,准确测定硫酸酐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铬酸钡光度法作为一种高效、灵敏的检测手段,能够快速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从而帮助技术人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潜在风险。
铬酸钡光度法的核心在于利用硫酸根离子与铬酸钡反应生成特定颜色的络合物,然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来计算硫酸酐的浓度。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等优点,尤其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具体步骤如下:
以某大型火力发电厂为例,在实施DLT 1151.14-2012标准后,通过定期使用铬酸钡光度法检测硫酸酐含量,发现其浓度长期超标。经过分析,技术人员判断这是由于脱硫系统泄漏所致。随后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包括更换密封件及加强日常巡检频率,最终将硫酸酐浓度降至安全范围内。这一举措不仅减少了设备损坏的风险,还显著降低了年度维修费用。
由此可见,遵循DLT 1151.14-2012标准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检测手段,对于火力发电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