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电站设备检修的管理原则、组织机构与职责、检修计划编制、实施与控制、质量验收和技术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大中型水电站设备的检修管理工作,小型水电站可参照执行。
Title:Guidelines for Maintenance Management of Hydropower Station Equip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F13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LT 1066-2007 水电站设备检修管理导则是中国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水电站设备的检修工作流程与管理方法,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这项标准为水电站设备的维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对于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和发电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水电站设备检修是保障水电站长期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根据导则的要求,设备检修应遵循预防为主、计划检修的原则,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故障隐患。这一原则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突发事故的风险,还能显著减少维修成本。
DLT 1066-2007 导则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检修、故障诊断及处理等。其中,定期检修是核心部分之一。定期检修通常分为大修、中修和小修三个级别,不同级别的检修针对设备的不同状态和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大型发电机的大修周期一般为5至8年,而中小型设备可能每年进行一次中修。
以某大型水电站为例,该站自实施 DLT 1066-2007 标准以来,设备故障率下降了30%,年均发电量增加了约10%。在一次年度中修中,技术人员通过超声波检测技术发现了水轮机叶片表面的细微裂纹,及时进行了修复,避免了可能引发的重大事故。
此外,导则还鼓励水电站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设备状态,实现预测性维护。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
DLT 1066-2007 水电站设备检修管理导则为水电站设备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通过对设备的规范化管理和持续优化,水电站不仅能延长设备寿命,还能提升整体运营效益。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这项标准还将不断更新和完善,助力中国水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