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抽动障碍的中医神志病诊断与治疗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生对抽动障碍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Title: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ic Disorder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sychiatry (TCACM 1133-2018)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抽动障碍在中医神志病领域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其诊断与治疗涉及多方面的复杂性。《TCACM 1133-2018 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中关于抽动障碍的部分,更新了一些关键内容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例如,在新旧版本的指南中,“辨证施治”的原则得到了进一步细化。旧版指南强调了“肝风内动”这一主要证型,而新版则增加了对“脾虚痰聚”证型的关注,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这种变化反映了现代医学研究对于抽动障碍病因病机认识的深化。
以“脾虚痰聚”证型为例,新版指南指出此类型患者通常表现为频繁眨眼、耸肩等动作,伴随疲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治疗上应采用健脾化痰的方法,推荐使用二陈汤加减方剂。具体用药时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如加入白术增强健脾效果,或添加茯苓帮助祛湿化痰。
此外,新版指南还特别提到针灸疗法的重要性,建议结合耳穴贴压技术来辅助改善症状。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内关、足三里等,可以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从而缓解抽动症状。
总之,《TCACM 1133-2018 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对抽动障碍的诊治提供了更加全面细致的指导,特别是在辨证施治方面有了新的突破。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也为中医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