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接地极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接地极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High Voltage DC Grounding Electrodes
中国标准分类号:K71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L 437-1991《高压直流接地极技术导则》是中国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接地极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工作。这一导则的出台,为确保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
高压直流接地极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在系统发生故障时提供可靠的电流泄放路径,同时降低地电位升高对周围环境和设备的影响。DL 437-1991从多个方面对高压直流接地极的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接地极的布局、材料选择、接地电阻控制以及监测与维护等。
接地极的布局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DL 437-1991强调,接地极应远离居民区和其他敏感设施,以减少电磁干扰和地电位升高的影响。此外,接地极的布置应考虑地形地貌,尽量利用自然条件来优化接地效果。
导则指出,接地极的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和抗腐蚀能力。例如,铜材因其优异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接地极制造。实际案例显示,在某大型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采用铜材作为接地极材料后,显著降低了接地电阻,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接地电阻是衡量接地效果的关键指标。DL 437-1991规定了接地电阻的具体限值,并建议通过增加接地极的数量或扩大接地面积来降低电阻值。例如,在某工程中,通过优化接地极的布局和使用高性能导电材料,成功将接地电阻降至设计值以下。
接地极的长期运行需要定期监测和维护。导则要求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包括接地电阻的周期性测量和接地极状态的检查。实际操作中,某高压直流输电项目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实时掌握接地极的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有效延长了接地极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DL 437-1991《高压直流接地极技术导则》不仅为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接地极设计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还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其科学性和实用性。未来,随着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不断发展,该导则仍将在保障系统安全运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