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遥感技术对地震灾害中建筑物破坏情况进行评估的方法、流程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地震灾害发生后对建筑物破坏程度的快速评估和分析。
Title:Seismic Disaster Remote Sensing Assessment of Building Dam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4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执行“DBT 75-2018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标准时,通过优化流程和降低成本,可以在不违背核心原则的前提下提升灵活性。以下是针对建筑物破坏评估的10项弹性方案。
利用多种遥感数据(如卫星影像、无人机航拍)结合地面传感器数据,减少单一数据源的局限性,提高评估效率。
引入机器学习算法,自动识别建筑物破坏程度,减少人工干预,降低时间成本。
根据不同区域的重要性,设置不同的评估优先级,将资源集中于高风险地区。
建立在线协作平台,允许不同地区的专家实时参与评估,缩短决策周期。
开发模块化的评估工具,用户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用的功能模块,避免不必要的功能冗余。
定期更新建筑物基础信息数据库,确保评估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通过模拟地震场景进行预演,提前验证评估流程的有效性,减少实际灾害中的不确定性。
设计可定制的报告模板,满足不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同时减少重复工作量。
整合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资源,实现数据共享,降低单方投入成本。
制定详细的灾后快速响应预案,明确各阶段的任务分配,提高应急评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