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脑鸣的定义、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中医治疗原则与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生对脑鸣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Title:Cli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innitu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sychia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我选择以“新版与旧版中关于脑鸣辨证分型的差异”为主题进行解读。在TCACM 1124-2018《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中,脑鸣的辨证分型从原来的六种细化为八种,新增了“肝火上炎证”和“肾精亏虚兼痰浊内阻证”。
首先,“肝火上炎证”的加入,主要是基于近年来临床观察到肝火旺盛导致脑鸣的患者比例增加。这类患者的典型表现为突发性耳鸣,伴有头胀痛、口苦咽干、急躁易怒等症状。治疗时应以清泻肝火为主,常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强调用药需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调整剂量,避免寒凉过度损伤脾胃。
其次,“肾精亏虚兼痰浊内阻证”的提出,是鉴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大导致此类病症增多。此类型脑鸣常见于长期劳累、睡眠不足者,症状包括耳鸣低沉、头晕目眩、胸闷恶心等。治疗方法重在补肾填精的同时化痰祛湿,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合二陈汤加减。需要注意的是,补益药物不宜过早使用,应先通过调理脾胃改善体内环境,再逐步补充肾精。
通过对这两种新增证型的解读可以看出,新版指南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疾病特点,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精准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向。这不仅提高了诊疗效果,也体现了中医药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