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稻(藕)田克氏原螯虾养殖的环境条件、田间工程、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控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稻(藕)田克氏原螯虾的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cambarus clarkii Culture in Rice (Lotus)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态化和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增加,稻(藕)田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逐渐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高效农业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农田的综合利用率,还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为此,山东省发布的DB37/T 4519-2022《稻(藕)田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规程》为这一领域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该规程详细规定了稻(藕)田克氏原螯虾养殖的各个环节,包括场地选择、水质管理、种苗投放、日常喂养以及病害防控等。这些技术细节为养殖户提供了科学依据,帮助他们规避传统养殖中的常见问题。
以江苏省某稻田养殖基地为例,该基地严格按照DB37/T 4519-2022的技术规程开展克氏原螯虾养殖。通过优化稻田结构和科学管理,该基地每亩年产量达到了300公斤以上,比传统种植方式提高了约50%的收益。此外,由于稻田与克氏原螯虾共生系统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不仅提升了稻米品质,还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
稻(藕)田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规程的推广将为更多地区带来发展机遇。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政策的支持,这种模式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加强技术研发和培训力度,提高养殖户的专业水平,也将为这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