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苗期补灌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农作物苗期补灌的实施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upplementary Irrigation during Seedling St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问:什么是DB23/T 1267-2011苗期补灌技术规范?
DB23/T 1267-2011苗期补灌技术规范是由黑龙江省发布的农业技术标准,旨在指导在作物苗期进行合理有效的灌溉操作,以提高作物生长质量和产量。
问:为什么需要在苗期进行补灌?
苗期是作物生长的关键阶段,此时土壤水分不足可能导致幼苗发育不良甚至死亡。通过补灌可以保证土壤湿度适宜,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逆能力。
问:苗期补灌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最佳时间通常为早晨或傍晚,避免高温时段,以减少水分蒸发损失并保护幼苗免受热害。具体时间还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作物类型调整。
问:如何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苗期补灌?
问:苗期补灌的水量应该如何控制?
水量应根据土壤质地、作物种类和苗龄确定,一般以湿润耕层土壤为主,避免过量灌溉导致积水或养分流失。建议采用滴灌或喷灌等节水型灌溉方式。
问:苗期补灌是否会影响土壤结构?
不正确的补灌可能破坏土壤结构,但按照规范操作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关键在于控制灌溉频率和水量,避免长期积水。
问:苗期补灌是否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作物?
并非所有作物都需要苗期补灌。例如,耐旱性强的作物可能不需要频繁灌溉,而对水分需求较高的作物则需要特别关注。具体应用需结合实际情况。
问:苗期补灌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问:苗期补灌技术规范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苗期补灌技术规范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提升作物苗期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最终实现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