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纸质档案数字复制件进行光学字符识别(OCR)工作的基本要求、工作流程和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档案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开展纸质档案数字复制件OCR工作中参考使用。
Title:Work Specifications for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OCR) of Digital Copies of Paper Archiv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3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DAT 77-2019 纸质档案数字复制件光学字符识别(OCR)工作规范”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DAT 77-2019 是一项针对纸质档案数字化后进行光学字符识别(OCR)处理的工作规范,旨在提高档案信息的可检索性和可用性。
OCR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将纸质档案中的文本内容转换为可编辑和可搜索的电子文本,从而方便用户快速查找和利用档案信息。此外,它还能减少人工录入错误并提高工作效率。
OCR识别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
为提高准确率,建议在正式处理前进行小样本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优化参数。
OCR是一种辅助工具,仍需人工校验以确保准确性。
对于复杂背景或模糊不清的档案,OCR效果可能较差。
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档案类型选择合适的OCR工具。
OCR处理后的文本应存储为标准化格式(如PDF/A或XML),并附带元数据以便后续管理。同时,需确保存储环境满足档案安全要求。
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
此外,定期评估OCR流程的效率,及时调整策略。
培训内容应包括:
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人员的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