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信息技术
  • DAT 43-2009 缩微胶片数字化技术规范

    DAT 43-2009 缩微胶片数字化技术规范
    缩微胶片数字化技术规范图像处理数据存储
    17 浏览2025-06-11 更新pdf0.27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缩微胶片数字化的基本要求、技术流程、质量控制及数据存储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缩微胶片的数字化转换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igitization of Microfilm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 封面预览

    DAT 43-2009 缩微胶片数字化技术规范
  • 拓展解读

    DAT 43-2009 缩微胶片数字化技术规范

    DAT 43-2009 是一项重要的技术规范,旨在指导缩微胶片的数字化转换过程。这项规范对于保护历史文献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信息存储介质多样化的今天。通过这一规范,可以确保缩微胶片上的珍贵信息能够以高质量的方式被数字化保存,从而便于长期管理和利用。

    缩微胶片作为传统信息存储的重要形式,在过去几十年中广泛应用于图书馆、档案馆和科研机构。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胶片可能面临老化、损坏等问题。因此,DAT 43-2009 提供了详细的数字化操作指南,包括设备选择、图像采集、色彩校正以及文件格式等方面的要求。

    关键子话题

    • 设备选择: 数字化过程中使用的扫描仪需要具备高分辨率和良好的色彩还原能力。例如,某些专业级扫描仪能够达到每英寸600至1200像素的分辨率,这对于捕捉细微的细节至关重要。
    • 图像采集: 在采集图像时,需注意光线均匀性及避免阴影干扰。实践中,许多机构采用多光源系统来减少反光现象,从而获得更清晰的影像。
    • 色彩校正: 由于缩微胶片的颜色可能会因时间而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对原始图像进行精确的色彩校准。这通常涉及使用标准色卡作为参考点来进行调整。
    • 文件格式: 推荐采用开放标准如TIFF或JPEG 2000作为输出格式,以便于未来的访问与兼容性支持。

    以某大型国家档案馆为例,他们遵循DAT 43-2009规范成功完成了超过百万页缩微胶片的数字化工作。该项目不仅恢复了许多濒临消失的历史记录,还显著提高了公众获取这些资源的便利程度。据统计,该档案馆每年通过其在线平台提供超过50万次下载服务,充分体现了数字化带来的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DAT 43-2009 不仅是一套技术标准,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桥梁。它帮助我们更好地保存人类智慧结晶,并为后代留下宝贵的数字遗产。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DAT 39-2008 会计档案案卷格式

    DAT 45-2009 档案馆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

    DAT 49-2012 特殊和超大尺寸纸质档案数字图像输出到缩微胶片上的技术规范

    DAT 52-2014 档案数字化光盘标识规范

    DAT 57-2014 档案关系型数据库转换为XML文件的技术规范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