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单体电性能分级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指标、测试方法及分级规则。本文件适用于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单体的电性能分级评价。
Title:Grading Evaluation of Electric Performance for Individual Power Battery Cells Used in Electric Vehic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K81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GERS 0012-2022《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单体电性能分级评价》是近年来针对动力电池性能评估的重要技术标准。本文聚焦于新旧版本中关于“荷电保持能力”这一指标的变化,并结合实际应用对新版标准的应用方法进行详细解读。
在旧版标准中,“荷电保持能力”主要通过简单的容量保留率来衡量,要求测试在特定温度条件下存放一段时间后电池剩余容量与初始容量的比例。然而,这种单一参数无法全面反映电池在不同工况下的实际表现。因此,新版标准引入了更为细致的分级评价体系,将荷电保持能力分为三个等级(A、B、C),分别对应不同的容量保留率区间,并且增加了循环寿命影响因子和温度适应性评估。
以A级为例,其容量保留率需达到95%以上,在-20℃至60℃范围内均能保持稳定性能,同时需要完成至少300次充放电循环而不显著降低。具体操作时,首先按照GB/T 31486规定的程序进行高温存储试验,记录初始容量;然后将电池置于指定温度环境中静置7天,取出后立即进行容量测试,计算保留率。接着开展循环寿命实验,确保每次充放电过程符合标准要求,最终综合判断是否满足A级标准。
此外,新版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数据采集精度和环境控制的重要性。例如,所有测试设备的测量误差不得超过±0.5%,温控系统偏差应控制在±2℃以内。这些细节对于确保结果准确可靠至关重要。
通过这样的升级调整,新版标准不仅提高了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也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导向,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