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活垃圾渗沥水相关的术语和定义。本文件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设施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设计、运营和管理。
Title:Domestic Waste Leachate - Termi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CJT 3018.1-1993是中国针对生活垃圾渗沥水制定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渗沥水的收集、处理及排放管理。这项标准不仅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还直接影响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设计与运行效率。
生活垃圾渗沥水是指在垃圾填埋场或其他垃圾处理设施中,由于雨水渗透、垃圾自身分解以及微生物活动等因素,从垃圾堆体中渗出的液体。这些液体通常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重金属、病原菌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此,了解其来源和成分是有效治理的基础。
渗沥水若未经妥善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例如,北京某大型垃圾填埋场曾因渗沥水泄漏导致周边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
治理渗沥水的主要挑战包括:
CJT 3018.1-1993标准为渗沥水的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例如,上海某垃圾焚烧发电厂通过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将渗沥水处理至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未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进步,渗沥水处理应更加注重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例如,开发新型吸附材料以降低处理成本,同时加强公众参与,共同推动垃圾分类和减量化工作,从根本上减少渗沥水的产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