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筑给水水锤吸纳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建筑给水系统中用于消除水锤现象的水锤吸纳器。
Title:Code for Water Hammer Arrestor in Building Water Supply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40.65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遵循CJT 300-2013《建筑给水水锤吸纳器》标准的前提下,通过深入分析核心业务环节,可以找到一些灵活执行和优化流程的方法,从而降低项目成本并提升效率。
采用模块化设计,将水锤吸纳器分为多个独立组件,便于运输和安装,同时减少现场施工时间。
选择性能相近但价格更低的替代材料,如使用高强度塑料代替部分金属部件,确保满足标准要求。
在工厂预制水锤吸纳器的管道接口,减少现场焊接和加工的工作量,提高安装精度。
根据施工进度分阶段采购水锤吸纳器及相关配件,避免一次性投入过多资金。
引入智能监测设备,实时监控水锤吸纳器的工作状态,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优化维护计划。
制定详细的安装操作手册,统一施工标准,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返工现象。
在多个项目间共享水锤吸纳器供应商资源,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单个项目成本。
对维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对水锤吸纳器日常维护的能力,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在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适当调整水锤吸纳器的安装位置,以适应不同建筑结构的需求。
结合建筑能源管理系统,优化水锤吸纳器的运行参数,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