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骨痹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治疗方法及预防调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中医内科临床医生对骨痹的诊断与治疗。
Title:TCACM 1227-2019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one Bi Syndrom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rnal Medic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R274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CM 1227-2019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骨痹》中,有一条关于辨证分型的重要变化值得深入探讨。新旧版本在“肾虚血瘀型”的定义上存在明显差异。
在旧版指南中,肾虚血瘀型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腰膝酸软、关节刺痛等症状,强调了补肾活血为治疗原则。然而,新版指南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对舌脉特征的具体描述,如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细涩等。这一改动使得临床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识别此类型患者,从而提高辨证施治的精确度。
例如,在实际应用中,一位56岁的男性患者因长期伏案工作导致腰部及膝关节持续疼痛前来就诊。他自述腰膝酸软已有数年,近期症状加重,伴有夜间痛甚的特点。通过观察发现其舌质呈暗红色且边缘有齿痕,舌苔薄白,脉象表现为沉取有力但略显涩滞。根据新版指南的标准,这位患者的病情完全符合肾虚血瘀型的特征。因此,治疗方案应以补肾为主,辅以活血化瘀的方法,选用熟地黄、山茱萸、杜仲等药物来补益肝肾,并配合丹参、川芎、赤芍等药材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局部疼痛。
这种细化不仅有助于提升诊疗效果,还促进了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通过对新版指南的学习和运用,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骨痹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