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给水衬塑复合钢管的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焊接钢管为基体,内衬热塑性塑料,用于输送生活饮用水、热水及其他液体介质的给水衬塑复合钢管。
Title:Plastic-lined Composite Steel Pipe for Water Supply - CJ/T 136-2007
中国标准分类号:P 54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CJT 136-2007 是中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主要用于规范给水衬塑复合钢管的设计、生产和检测要求。这种钢管以其优异的耐腐蚀性和强度,在市政供水、工业用水和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一种复合材料,它将钢管与塑料完美结合,既保留了钢管的高强度特性,又兼具塑料的耐腐蚀性能。
强韧结合是CJT 136-2007给水衬塑复合钢管的核心优势。其内部采用塑料衬层,外部为金属钢管,通过先进的工艺确保两者紧密结合,避免分离。这种设计不仅延长了管道的使用寿命,还显著降低了维护成本。此外,由于塑料衬层能够有效隔绝腐蚀性介质,管道内壁不易结垢,从而保持水流畅通。
CJT 136-2007给水衬塑复合钢管广泛应用于各类供水工程。例如,在北京某大型住宅区的供水改造项目中,工程师们选择了这种复合钢管,以应对地下水含盐量高、腐蚀性强的问题。经过两年运行监测,该区域供水系统的水质稳定,管道无明显腐蚀迹象,维修频率大幅降低。
根据CJT 136-2007标准,这种钢管需满足多项严格的技术指标。首先,钢管的厚度和强度需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其次,塑料衬层必须具备良好的抗压性和密封性,确保长期使用不渗漏;最后,成品还需通过压力测试、耐腐蚀测试等多重检验。这些要求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进步,CJT 136-2007给水衬塑复合钢管将在更多领域展现潜力。例如,可以进一步优化塑料衬层的配方,提升其耐高温和抗老化能力,使其适应更复杂的工况。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这类管道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成为现代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