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道路低吸热路面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城市道路低吸热路面的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ow Heat Absorption Road Surface in Urban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基于CJJ/T 206-2013《城市道路低吸热路面技术规范》,对低吸热路面的定义、设计原则、施工要求以及维护管理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总结该规范的核心内容,探讨了低吸热路面在改善城市热环境、降低城市热岛效应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热岛效应日益严重,对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显著影响。为应对这一问题,CJJ/T 2013规范提出了低吸热路面的概念和技术标准。本规范旨在通过科学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减少路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从而缓解城市热岛现象。
低吸热路面是一种具有较低太阳辐射吸收率的特殊路面材料或结构,其核心在于通过表面材质或构造设计降低热吸收能力。以下是该技术的主要特点:
根据CJJ/T 206-2013规范,低吸热路面的设计与施工需要遵循以下关键步骤:
近年来,低吸热路面已在多个城市试点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在某沿海城市的试点项目中,低吸热路面使周边区域温度下降了约1°C,有效缓解了局部热岛效应。然而,实际应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成本较高、维护难度大等问题。
总体而言,CJJ/T 206-2013规范为低吸热路面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为解决城市热岛问题提供了重要手段。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新材料的研发,降低建设成本,同时完善长期维护机制,确保低吸热路面技术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