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公园的设计原则、规划布局、绿地配置、园路系统、设施设置及相关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城市各类公园的新建、扩建和改建设计。
Title:Code for Park Desig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遵循CJJ 48-1992《公园设计规范》的核心原则基础上,可以通过优化流程和调整细节来实现成本降低与灵活性提升。以下是针对公园设计与建设环节提出的10项弹性方案。
将公园内的座椅、垃圾桶等设施设计为模块化结构,便于后期更换或升级,从而减少整体维护成本。
在绿化设计中优先选用当地适应性强的植物品种,既符合生态要求,又能降低灌溉和养护成本。
通过多功能场地设计(如可转换为运动场或活动区的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结合地形特点优化雨水收集系统,利用低成本材料(如透水砖)建设排水网络,减少工程投入。
根据预算安排分期实施公园建设,优先完成关键区域,后续逐步完善次要功能区,确保项目进度灵活可控。
邀请周边居民参与设计方案讨论,既能增强社区归属感,也能更精准地满足实际需求,避免资源浪费。
采用太阳能或感应式照明设备,既能满足夜间安全需求,又能在长期运营中显著降低能耗成本。
设计可调整的步行道宽度或方向,以适应未来可能的人流变化,避免因固定布局导致的改造成本。
在建筑小品(如凉亭、花坛)的设计中采用预制构件,缩短施工周期并降低现场作业难度。
在部分区域试点使用风能或太阳能供电设施,探索可持续能源的应用潜力,为未来全面推广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