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浊度水给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工艺流程、构筑物设计及相关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高浊度水为水源的城镇及工业给水工程设计。
Title:Code for Design of High Turbidity Water Supply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CJJ 40-2011是中国城市供水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用于指导高浊度水的给水系统设计。以下是与该规范相关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问题描述:这项规范适用于哪些场景或情况?
详细回答: CJJ 40-2011主要适用于水源浊度较高(通常超过500 NTU)地区的给水工程设计。这包括但不限于河流、湖泊等天然水源中含有大量悬浮物的区域,以及需要处理高浊度原水的供水系统。
问题描述:如何判断一个项目是否需要遵循CJJ 40-2011?
详细回答:在设计阶段,需根据水源水质检测报告来判断。如果水源浊度长期高于500 NTU,则必须按照CJJ 40-2011的要求进行设计。此外,还需考虑以下因素:
问题描述:高浊度水的处理工艺有哪些特殊要求?
详细回答: CJJ 40-2011强调了以下几点:
问题描述:这项规范是否适用于所有高浊度水源?
详细回答: CJJ 40-2011主要针对天然水源(如河流、湖泊),但不完全适用于工业废水或污染严重的地表水。对于这些特殊情况,需结合其他相关规范进行综合设计。
问题描述:如何有效管理高浊度水处理系统?
详细回答: CJJ 40-2011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问题描述:这项规范是强制性的吗?
详细回答: CJJ 40-2011属于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的推荐性标准,但在实际应用中,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可能会将其作为强制性要求。因此,在设计时需根据当地政策确认其法律效力。
问题描述:与其他国家的标准相比,CJJ 40-2011有何不同?
详细回答: CJJ 40-2011是中国特有的标准,充分考虑了国内高浊度水的实际情况。与国际标准相比,它更注重经济性和实用性,同时兼顾了中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