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公共交通中地铁经济技术指标的计算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城市地铁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Calculation Method of Economic and Technical Indicators for Urban Public Transport - Subway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CJ 39.4-1991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按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列。
CJ 39.4-1991 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标准,主要规定了城市地铁公共交通的经济技术指标计算方法。这些指标用于评估地铁系统的运营效率、经济效益及服务质量,包括客运量、运营里程、运输能力、能耗等关键数据。
城市地铁系统是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营效率直接影响城市的交通状况和居民生活质量。通过统一的技术指标计算方法,可以客观地衡量地铁系统的性能,为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便于不同城市之间的对比分析。
根据CJ 39.4-1991,地铁客运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日或月)乘客通过地铁车站进出站的总人数。计算公式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换乘乘客需单独统计。
地铁运营里程是指地铁列车实际运行的距离,通常以公里为单位。它包括正线运营里程和辅助线运营里程。正线运营里程是指列车在线路上正常载客行驶的距离,而辅助线运营里程则是指列车在折返线、存车线等非载客区段行驶的距离。
地铁运输能力是指地铁系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运送的最大乘客数量,通常以人次/小时为单位。计算时需考虑列车编组数、列车发车间隔、车厢容量等因素。例如:
运输能力是衡量地铁系统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
地铁能耗指标主要包括电能消耗和燃料消耗。电能消耗是指地铁列车运行过程中消耗的电力,通常以千瓦时(kWh)为单位;燃料消耗则指地铁车辆维护、调度等环节中使用的燃油或其他能源。CJ 39.4-1991提供了详细的能耗计算公式,用于指导节能减排工作。
是的,CJ 39.4-1991适用于所有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城市地铁系统。不过,具体计算方法可能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某些城市的地铁线路可能具有特殊的设计或运营模式,需在遵循标准的前提下进行适当优化。
地铁经济效益评估涉及收入与成本的综合分析。收入主要包括票款收入和其他服务收入,如广告收入;成本则包括运营成本、维护成本、折旧费用等。经济效益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此外,还需考虑社会效益,如减少城市交通拥堵、降低环境污染等。
截至2023年,CJ 39.4-1991仍然是有效的国家标准。然而,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可能会有新的标准出台或现有标准修订。建议关注相关部门发布的最新文件,确保信息的时效性。
要正确理解和应用CJ 39.4-1991,首先需要熟悉标准中的各项术语和定义,其次要掌握计算方法的具体步骤。此外,还应注意结合实际运营情况灵活运用,避免生搬硬套。建议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高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