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游泳池水质的感官性状、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及限值要求,同时明确了水质监测和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类人工游泳池、嬉水池等场所的水质管理与控制。
Title:Water Quality Standard for Swimming Pool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CJ 244-2007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游泳池水质标准,旨在规范公共和私人游泳池的水质管理,确保使用者的健康与安全。这一标准对游泳池水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指标进行了详细规定,为游泳池运营者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
根据CJ 244-2007,游泳池水质的核心指标包括余氯浓度、pH值、浑浊度和细菌总数等。其中,余氯浓度是衡量消毒效果的重要参数,通常要求保持在0.3至1.0毫克/升之间。过高可能导致刺激性气味,过低则无法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此外,pH值应控制在7.2至8.0范围内,以确保人体舒适并增强消毒剂的效果。
尽管CJ 244-2007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在人流量大的游泳池中,水质容易受到污染,需要频繁检测和调整。某市一家大型水上乐园曾因未能及时监测余氯浓度,导致部分游客出现皮肤过敏反应。事后,该乐园通过安装自动化监控系统,实现了24小时实时监测,显著提升了水质管理水平。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一家私人游泳池业主,由于缺乏专业知识,长期忽视水质检测。结果,池水中的细菌含量超标,引发了一起轻微的群体感染事件。此后,该业主接受了专业培训,并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日常维护,成功避免了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的关注日益增加,CJ 244-2007的标准也在不断优化和完善。未来,可能引入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紫外线消毒和臭氧处理,进一步提升水质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同时,加强公众教育也是关键,让更多人了解游泳池水质的重要性,共同维护良好的用水环境。